宁夏9大环保项目接受“绿色”审批
鹤长凫短网
2025-04-05 11:40:02
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
简政放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认为,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出现过于繁乱的情况,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职业资格证书反而人为设置了门槛,不利于就业。
以前是一周固定某一天办理,现在则是工作日随时可以办理,并且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可以随时查询办理进度,非常方便。出台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第二天。在这个几乎以每周一次频率召开的会议上,简政放权成为高频词之一。再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去年和今年两年中央层面核准项目减少7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孙建立说。盘点:高频词彰显改革力度简政放权,如何简,怎么放?中央提出明确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梯级越低,群体企业数量越多。
这说明,二、三梯队之间分化趋势在缩小。基于中指院2013和去年的百亿房企榜单数据,并对截至1月8日已发布业绩快报的企业进行数据更新后,我们计算出了其中61家百亿房企的销售额增长率。所以,对销售额排名不必太当回事儿。这意味着,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后面的企业要实现赶超,必须速度更快。
(作者系兰德咨询总裁)。4.未上市或未全部上市的公司,其销售额到底是多少,可能只有企业内部少数人知道,外人难以得知,基本是企业报多少就是多少。
据克尔瑞数据显示,去年TOP20房企的销售金额门槛比上年下降了12%,TOP50企业的门槛比上年小幅上升了3亿元。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分析第四至第六梯队的级差和家数。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排行榜也存在数据和名次打架的情况。2014年,300亿~1000亿元的第二梯队企业数量是11或12家(榜单数据不一),而2013年是14家。
总体而言,第二至第六梯队之间,梯级分化并不明显。至于民间机构是如何在企业发布业绩快报和年报前收集到各家销售额数据的,不得而知,但收集、发布也是一大行业贡献,其不对也不应对数据准确性负法律责任。15篇文章,15个深度专题,一定把房企2014全年及2015年一季度业绩分析个底儿朝天。同时有19家晋级,其中包括协信、中粮、时代地产等.也就是说,去年的百亿房企中有31%的企业是新面孔。
据统计,TOP50排名中,销售额一致的仅有1家,名次一致的有5家。多数企业统计的是合同销售额,有些企业却是协议销售额(已签认购书但未签正式合同)。
之所以提及该问题,想说的是,房企除了关注销售额,还要关注并加强市值管理。百亿房企中,名次一致的有11家,而且家数有76和80家之别。
本系列文章的后续文章中,我们将基于国家统计局和企业发布的官方数据,计算并发布准确的销售额排名和市场占有率数据,因此我们地产全真派,数据偏执狂的风格绝不会改变。百亿房企变换率达31%先看百亿房企的变化。下一年,如果实际销售额还是10亿元,统计销售额则为13亿元。逐家翻阅2013年上市房企年报发现,沪深A股年报中超过30%的企业不在年报中披露销售额数据。毕竟,相当于销售额,股东更关心利润率、ROE等效益类指标。比如,某个项目的年内实际销售额是10亿元,但为了使企业销售业绩增长曲线更优美,可能只统计7亿元,而将3亿元转移到下一年(这在业内称为藏业绩)。
有的企业是并表范围内的销售额,有的企业把由公司代建代管、但归属集团的项目销售额也算进来了。其实各家企业都在动态发展中,每年名次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与其关注名次,不如回归到关注本企业未来几年的销售额及复合增长率、累计销售额、销售利润率等。
当然,也不能把销售额放大到只有销售额,而轻视其他指标的变态程度。除了华润、世茂、绿城、融创、富力、招商、金地、龙湖、远洋、华夏幸福、雅居乐外,2013年一度进入第二梯队的中建地产、中铁置业、世纪金源,去年又回到第三梯队,说明增长乏力,业绩稳健性欠佳。
不仅如此,事实上,除了第一、第二梯队的差距明显拉大外,其他各梯级之间的差距也没有太大变化。因此说,榜单名次上升很难,也很容易。
有些合作项目,合作方重复计算销售额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据兰德咨询统计,同在2014年销售额百强和年末市值百强名单中的上市房企有33家。为什么在同一市场环境下,企业销售额有的增速快,有的增速慢,还有的负增长?为什么在销售额接近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市值高,有的市值低?其实不仅是销售额和市值,其他指标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分化趋势。虽然不必对销售额排名太当回事儿,但对销售额高低不能不当回事儿,因为销售额毕竟是个先导指标,其高低直接决定了回款额多少尽管回款率高低相差较大,也决定了随后一两年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高低,还与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去化率等指标直接相关。
进一步对比发现,46家企业中,去年有80.4%的企业销售额增速下降。虽在百亿之列,但同比负增长的企业有13家,其中包括金融街、华侨城、中铁置业等。
但最深刻的变化还不是业绩分化,而是市场供需结构的快速变化,这恰是关注销售排行榜后最应关注的。某种程度上,市值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认可预期。
正因为有这种情况,所以企业的统计销售额与网签销售额不尽一致,政府统计机关发布的商品房销售额与企业的实际销售额也不一致。连续两年进入百亿房企之列的61家企业中,有46家有过去两年的销售额增长率数据。
因此建议,与其关注销售额排名,还不如更多地关注各家销售额是怎么卖出来的,即销售额的衍生指标,包括销售额增长率及波动性、存货去化率、单城市和单项目平均产能、销售额构成及结构占比等。这也意味着,排名靠后的企业,只要销售额增加些,就会甩掉很多家企业。常识告诉我们,如果销售额数据不准确,而且在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之前,在不知道分母的情况下,TOP10、TOP100的市场占有率数据肯定不准确。增速20%~40%之间的有11家,其中万科公告的销售额是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
5.销售额是可以内部调整的。抛开具体金额和排名,综合几个排行榜数据,按销售量级划分,2014年房企销售额可划分为6个梯级,这与2013年6个梯级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
去年的房企业绩研评是14篇文章,2015年计划15篇,从1月12日到5月11日,基本是每周一篇。这不仅是因为第一梯队企业销售额增长率较高(中海地产除外),而且基数较大。
市值不及销售额一半的,高达11家,其中包括恒大、绿城、融创、雅居乐等。其中下降15个百分点以上的有28家,下降15个百分点以内的有9家。